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黄石

科普黄石

那么多种豆豆,为什么只有绿豆煮汤才能扛起“防暑大旗”,绿汤红汤哪个好

发布时间:2025-08-22  来源:科普中国网  返回上页


 

夏日炎炎,骄阳似火,无论你是在田间劳作还是在健身房挥汗,没有比来一碗绿豆汤更让你消暑的了。清末诗人黄水沛曾作《绿豆粥》:“一饱何曾要万钱,故人杯水抵琼筵。”可超市货架上的豆类琳琅满目,黄豆、蚕豆、赤豆、黑豆……为何偏偏是最小的绿豆,能在高温天独占“防暑C位”呢?这背后藏着食材特性与夏季人体需求的精准匹配,也凝结着古人对饮食智慧的深刻洞察。

一、性味“凉”与“温”:对抗暑热的第一道防线

中医对食材“性味”的认知,是区分豆类防暑能力的关键。夏季的核心健康威胁是“暑热”与“湿邪”,人体需要的是能“清热、利水、散湿”的食物,而绿豆的性味恰好踩中了这个需求点。

最早明确记载绿豆食疗功效的是唐代医书《食疗本草》,“若愈病,须和皮,故不可去。又,研汁煮饮服之,治消渴。”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全面记载了绿豆的各种药效:“煮食,消肿下气,压热解毒。生研绞汁服,治丹毒烦热风疹,药石发动,热气奔豚。治寒热热中,止泻痢卒避,利小便胀满。厚肠胃。作枕,明目,治头风头痛。”其“压热解毒”像泡一把傍晚的河水澡,能冲刷掉体内因高温积聚的燥热;其“利小便胀满”功效则像打开一扇窗,让多余的湿气随尿液排出,避免暑热与湿气纠缠引发的头晕、乏力。

反观其他豆类,大多与“凉性”无关。黄豆“性平偏温”,更擅长健脾补养,夏季过量食用反而可能增加肠胃负担;蚕豆“性温味甘”,中医认为其“补中益气”,温性特质在暑热天易助长体内热气;赤豆“性平偏温”,虽能利湿却带着“收敛”属性,更适合调理虚湿,而非驱散暑热导致的“实湿”。在对抗暑热的“攻防战”中,只有绿豆的“凉性”与“散湿”特性,能精准击中夏季健康的核心需求。

二、营养结构:补水补电,还得 “清清爽爽”

夏季防暑的生理需求很明确:快速补充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钾、镁等),同时不给虚弱的肠胃添负担。绿豆的营养结构,像是为这个需求量身定制的。

绿豆矿物质种类不仅相对齐全,而且其总含量明显高于大米和小麦,是人体多种矿物质,尤其是钾、镁、硒等的良好来源。干绿豆中钾含量约 787 毫克 / 100 克、镁含量约 125 毫克 / 100 克,这些矿物质在煮汤时会部分溶解到汤中,刚好弥补出汗导致的电解质流失。更重要的是,绿豆淀粉颗粒小,直链淀粉含量高,脂肪含量低,易煮烂,煮出的汤清澈不稠腻,水分占比高,能快速解渴补水。相比之下,黄豆脂肪含量高达 15%-20%,煮出的汤漂浮油脂,喝起来腻口,更像 “营养品” 而非 “解渴水”;蚕豆质地紧实,煮汤后口感绵密厚重,消化起来需要更多能量,不符合夏季 “轻负担” 的饮食需求。

三、绿豆多酚:对抗热应激的“隐藏高手”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加剧,极端高温天气事件频发,热应激已成为威胁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挑战之一。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日益显著,不仅导致多种热相关疾病的发病率上升,并且还可能对经济、社会和环境产生负面效应。因此,探索快速有效的预防和缓解策略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在应对热应激方面,我们常吃的绿豆其实藏着“秘密武器”。它含有多种有活性的营养物质,像多酚类化合物、生物活性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几丁质酶等。其中,多酚类物质因为含量多、作用强,特别受营养学和食品科学领域的关注。

绿豆里的多酚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酚酸类,比如咖啡酸、香豆酸、阿魏酸和没食子酸;另一类是黄酮类,像牡荆素、异牡荆素和槲皮素。这些物质最大的本事就是抗氧化,这让它们在缓解热应激方面可能派上大用场。

天然多酚类物质如茶多酚和阿魏酸等可通过调节抗氧化酶活性和热休克蛋白表达来缓解热应激。此外,阿魏酸可通过降低 ROS、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水平,同时提高 SOD 活性,有效抑制热应激诱导的肠道氧化应激。帮身体扛过热应激的影响。

四、红汤好还是绿汤好

有人煮的绿豆汤是红色的,有人煮的是绿色的,到底哪种正确呢?

绿豆汤的颜色变化主要还是由于其含有的多酚类物质引起的。它在碱性环境中容易被氧化、破坏,导致汤色从绿色变为红色,而绿豆汤的诸多消暑、抗氧化功能恰恰来自这些多酚类物质。红色绿豆汤的多酚类物质已经被氧化、破坏了,功能自然也大打折扣。因此,绿豆汤还是绿色的好。

那如何做出完美、青翠的绿豆汤呢?可试试如下方法。

1. 用纯净水不用自来水,用砂锅不要用铁锅

自来水和铁锅中的镁、铁、锌等金属离子,会和多酚类物质形成颜色较深的复合物,这些复合物虽然无毒,但却会削弱绿豆的抗氧化作用。因此,煮绿豆汤最好用纯净水,并选不锈钢锅或砂锅。如果没有纯净水,也可以在自来水中加少量柠檬汁或白醋,在偏酸性的水质中,多酚类物质也会得到较好保护,从而让汤汁保留原本绿色。

2. 不要加糖和碱(小苏打)

为增加甜味,不少人煮绿豆汤时会加糖;还有些人为让绿豆“开花”,会加碱。研究表明,加入这两种物质都会降低绿豆汤的抗氧化能力。因为糖会加大绿豆汤的渗透压,影响多酚类物质的溶出;碱则会严重破坏绿豆中的多种B族维生素和多酚类物质,导致汤颜色变红。

3. 水开后放绿豆,盖着锅盖煮

沸水可以快速灭活绿豆中的多酚氧化酶,减少多酚类物质的氧化损失。盖锅盖煮,有助于阻止空气中的氧气进入水里,减缓氧化过程。另外特别注意不要用高压锅煮绿豆汤,高压熬煮会破坏多酚类物质,进而影响绿豆汤的解暑效果。

4. 煮的时间不宜太长

绿豆熬煮时间过长,多酚类物质会被氧化,汤色逐渐发红。同时,这类物质还会和豆粒里煮出来的淀粉、蛋白质结合,从而降低其抗氧化功能。正常煮沸 10 分钟的汤就可以取出饮用了。煮好的绿豆汤应尽量在 2 小时内喝完,否则不但解暑效果打折扣,而且还容易滋生细菌,给身体健康带来不利。

参考文献:

1.陈沐. 从绿肥到良谷:绿豆功能变迁研究[J]. 农业考古,2024,4:158-164

2.张海均,贾冬英,姚开. 绿豆的营养与保健功能研究进展[J]. 食品与发酵科技,2012,48(1):7-10

3.于飞,吴彤,冯玉超,等.绿豆多酚在煮制加工中的变化规律及其对热应激诱导的Caco-2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J/OL].食品工业科技. https://doi.org/10.13386/j.issn1002-0306.2025010224

4.汪宇正. 绿豆汤制作小贴士[J]. 农家致富,2024,17:58

5.袁晨. 绿豆汤是红色好还是绿色好[J]. 健康博览,2024,8:64